錨桿哪種布置更省
礦用錨桿是指應用于礦井巷道及地下工程圍巖支護的一種工具,可保證礦井巷道及地下工程圍巖的穩定。錨桿作為深入地層的受拉構件,它一端與工程構筑物連接,另一端深入地層中,整根錨桿分為自由段和錨固段,自由段是指將錨桿頭處的拉力傳至錨固體的區域,其功能是對錨桿施加預應力。那么在實際施工當中如何布置礦用錨桿才效率更高呢?
錨桿系統布置的原則:
?。?)在隧道橫斷面上,錨桿宜垂直隧道周邊輪廓布置,對水平成層巖層,應盡可能與層面垂直布置,或使其與層面呈斜交布置;
?。?)在巖面上錨桿宜成菱形排列,縱、橫間距為0.6—1.5m,其密度約為0.6—3.6根/m2;
?。?)為了使系統布置的錨桿形成連續均勻的壓縮帶,其間距不宜大于錨桿長度的1/2,為在Ⅳ、Ⅴ級圍巖中,錨桿間距宜為0.5—1.2m,但當錨桿長度超過2.5m時,若仍按間距不大于1/2錨桿長度的規定,則錨桿間的巖塊可能因咬合和連鎖不良而導致掉塊墜落,為此,其間距不宜大于1.25m.
錨桿的布置分為局部布置和系統布置。
1、集中點狀布置,一般布置在柱下;
2、集中線狀布置,一般布置于地下室底板梁下;
3、面狀均勻布置,在地下室底板下均勻布置。
集中點狀布置推薦用于堅硬巖;集中線狀布置推薦用于堅硬巖與較硬巖;面狀均勻布置推薦用于所有情況。